苏联解体的细节一一呈现:
1、底层人民的生活已经朝不保夕,民怨沸腾,这是解体的民意基础;
2、苏联中央的过度集权,与其所承担的义务不匹配,导致加盟共和国,比如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已经与中央貌合神离,私底下准备单干了;
3、外围西方自由世界其实并不是苏联解体的关键推动因素,它们关注的是削减苏联的核武器,当然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还是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
4、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于走民主道路,还是走集权的道路,左右摇摆,对于提振苏联经济回天乏术。
解体的每一步,都经过了激烈的政治博弈,谁也不能说谁是历史的主导者,只能说,在各种因素下,历史走向了“合久必分”。
购买选项
电子书定价: | ¥43.73 |
Kindle电子书价格: | ¥9.99 |

下载免费的 Kindle 阅读软件,即可立即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上阅读 Kindle 电子书 - 无需 Kindle 设备。了解更多信息
使用手机摄像头 - 扫描以下代码并下载 Kindle 阅读软件。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老布什图书馆绝密档案新近解密!哈佛大学现代史专家,还原改变苏联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五个月)”,作者:[[美]沙希利·浦洛基]](https://images-cn.ssl-images-amazon.cn/images/I/51ekuEAEqrL._SY346_.jpg)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老布什图书馆绝密档案新近解密!哈佛大学现代史专家,还原改变苏联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五个月) Kindle电子书
|
人气
广告
编辑推荐:
吉尔伯奖、普希金俄语图书奖!新鲜史料,独特角度!西方世界对苏联解体以胜利者自居的观点其实是史学垃圾!内容简介:
1991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最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绝密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
作者着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来讲述苏联最后五个月间发生的故事,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本书作者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站在一个特殊的立场来呈现一个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
作者简介:
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哈佛大学俄罗斯及乌克兰史教授,也是东欧诸国史顶尖的研究学者,专攻俄罗斯及乌克兰现代史。他的著述丰富且有创见,曾经连续三年(2002-2005)获得美国乌克兰研究协会颁发的最佳著作奖项。他更于2009年获得古斯拉夫研究协会颁发的卓越学人奖。
著有《雅尔塔—决定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的八天》和《斯拉夫民族之起源》等书。
基本信息
- ASIN : B08R8J4FYY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第1版 (2020年12月24日)
- 出版日期 : 2017年5月1日
- 品牌 :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 语言 : 简体中文
- 文件大小 : 9173 KB
- 标准语音朗读 : 未启用
- X-Ray : 未启用
- 生词提示功能 : 未启用
- 纸书页数 : 517页
-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商品里排第279名Kindle商店 (查看商品销售排行榜Kindle商店)
- 商品里排第3名家庭教育 (Kindle商店)
- 商品里排第4名欧洲史
- 商品里排第6名世界总史
- 用户评分:
买家评论
4.2 颗星,最多 5 颗星
4.2星,共 5 星
55
买家评级
评分是如何计算的?
在计算总星级评分以及按星级确定的百分比时,我们不使用简单的平均值。相反,我们的系统会考虑评论的最新程度以及评论者是否在亚马逊上购买了该商品。系统还会分析评论,验证评论的可信度。
42 个顾客评论
热门评论
现在无法筛选评论。请稍后再试。
前 500 名评论人
已确认购买
大国的崩溃
The final day of the soviet union,Serhii Plokhy,2014
我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同时打开很多书在读;我又另一个新增加的毛病,目前越来越专注于电子书,而几乎忘记了原来的纸质版。这本书读了很久,也许有一年,所有有时候就会觉得某些细节断掉了。也许是SP的书写的很好,当我决定近期读完的时候,还是趁着出差坐火车的时候完成了这本。最近打开一本希特勒最后的十四天,屈指算来,如果一个红军士兵在科涅夫手下目睹了柏林陷落时才19岁,而1991年又看到了另一个所谓的邪恶帝国的崩解他应该才65岁,他会怎么想?怎么总结自己的一生?
现在有人看待SU是以为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伟大的社会实践,但是往往和第三帝国一样,由于强制采取某些激进措施导致了集中营-古拉格的出现,使得太多的人非法死亡,因而导致这两种尝试被冠以邪恶的名号。实际上,自亚里士多德时代后只存在两种政经模式:斯巴达模式和雅典模式,若论在和平时代哪种模式活得长久,稍微有些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斯巴达模式必须死亡。SP是写了这样一个事实,当老人政治消亡后,当二战方面军领导都离开神坛之后,经过两个克格勃领导后新锐力量走上前台,戈尔巴乔夫的出现标示经济为王的时代到来,而论起发展经济,斯巴达人就完蛋了,没有战争,没有掠夺,斯巴达无法支撑一个帝国。叶利钦的出现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破风之后,他趁势夺取了应该出现的利益,邦联制也好,联邦制也好,是帝国分解最温和的手段。不知道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这些领导人如何理解帝国的,从私利而言,他们喜欢政治给与的光环;从公共利益而言,以最小的代价保证一定区域的人民可以安静的生活,的确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如果无法缔造和平,也要尽力守住和平,哪怕在一个很短的时间。至于美国获胜这种说法,就让他们自得其乐的去宣称罢了,毕竟稳定住数以亿计的人口的民生才是大事,而各种形式的战争都是扯淡。而讨论起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资本、游戏规则,这三样可以说是现代米国的看家法宝。
所有SP这本书与其是反对说美国导致苏联崩解的,不如说只是叙述了柏林墙崩塌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交接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会迷茫、误解、愁闷和默默无语。。。
The final day of the soviet union,Serhii Plokhy,2014
我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同时打开很多书在读;我又另一个新增加的毛病,目前越来越专注于电子书,而几乎忘记了原来的纸质版。这本书读了很久,也许有一年,所有有时候就会觉得某些细节断掉了。也许是SP的书写的很好,当我决定近期读完的时候,还是趁着出差坐火车的时候完成了这本。最近打开一本希特勒最后的十四天,屈指算来,如果一个红军士兵在科涅夫手下目睹了柏林陷落时才19岁,而1991年又看到了另一个所谓的邪恶帝国的崩解他应该才65岁,他会怎么想?怎么总结自己的一生?
现在有人看待SU是以为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伟大的社会实践,但是往往和第三帝国一样,由于强制采取某些激进措施导致了集中营-古拉格的出现,使得太多的人非法死亡,因而导致这两种尝试被冠以邪恶的名号。实际上,自亚里士多德时代后只存在两种政经模式:斯巴达模式和雅典模式,若论在和平时代哪种模式活得长久,稍微有些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斯巴达模式必须死亡。SP是写了这样一个事实,当老人政治消亡后,当二战方面军领导都离开神坛之后,经过两个克格勃领导后新锐力量走上前台,戈尔巴乔夫的出现标示经济为王的时代到来,而论起发展经济,斯巴达人就完蛋了,没有战争,没有掠夺,斯巴达无法支撑一个帝国。叶利钦的出现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破风之后,他趁势夺取了应该出现的利益,邦联制也好,联邦制也好,是帝国分解最温和的手段。不知道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这些领导人如何理解帝国的,从私利而言,他们喜欢政治给与的光环;从公共利益而言,以最小的代价保证一定区域的人民可以安静的生活,的确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如果无法缔造和平,也要尽力守住和平,哪怕在一个很短的时间。至于美国获胜这种说法,就让他们自得其乐的去宣称罢了,毕竟稳定住数以亿计的人口的民生才是大事,而各种形式的战争都是扯淡。而讨论起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资本、游戏规则,这三样可以说是现代米国的看家法宝。
所有SP这本书与其是反对说美国导致苏联崩解的,不如说只是叙述了柏林墙崩塌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交接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会迷茫、误解、愁闷和默默无语。。。
2021年5月4日
已确认购买
不知道为什么还在讲小布什。隐隐约约感觉想把苏联解体算成是美国的“功绩”。
后面就没有前面序章比较好的结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后面就没有前面序章比较好的结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019年11月26日
已确认购买
1981.8月苏联政变后,戈尔巴乔夫如何应对叶利钦步步紧逼,书中着墨不多。我很想了解,戈尔巴乔夫在那段时间内心的思索和挣扎。